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Panasonic GF1 / 劉俊佑

相機史一路演進很有意思,從35mm底片時代到DSLR,接著數位相機的出現,之後欲求以數位相機的體型達成DSLR的畫質,因此Micro 4/3 system的出現改變了相機的市場,有了全新的定位,現在就要為大家介紹這台具有代表性的Panasonic GF1。


Micro 4/3 system

D-SLR市場,在Canon/Nikon/ Fujifilm等大廠站穩領先腳步後,續有Kodak/Sigma/CONTAX等也以傳統機身製造為基礎、配合自有開發或外購聯盟取得的CCD/CMOS,紛紛投入這塊高成本、未來主流的市場。而積極在數位相機市場開疆闢土的其他大廠,如:Olympus、Pentax、Minolta、SONY等具有開發D-SLR實力者,承受愛好者引頸企盼的強大壓力,自然不容小覷。
終於,Olympus E-1還是在這最後幾家有能力研發D-SLR廠家中,脫穎而出,以E-1買到了「D-SLR俱樂部」的會員證。
                                             


話說,「4/3 System」──三分之四CCD系統,早在2001年春季,由Olympus和Kodak聯合具名,宣佈開發此一新的大型感光元件系統。一度傳出Pentax、Minolta、SONY也有極高興趣加入。4/3 System的CCD大小為18x13.5mm,約為APS-sized CCD(Nikon D100, Pentax *istD等)面積的66%大小,或是傳統35mm底片面積的28.1%。但舉世注目的不僅是比消費型DC更大的CCD而已,「4/3 System」打的算盤是,此一CCD和鏡頭接環、相關電子訊號相容性,將統一制定,亦即數位機身和交換鏡頭,將可以互相通用,不限制為同一廠牌。換句話說,加入「4/3 System」的各家廠商,將可以因為開發成本攤提、市場規模擴大等因素,而不至於被D-SLR領先者給邊緣化。話是這樣講,但是市場競爭是現實的,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4/3 System」,在領先廠商的持續搶灘攻勢下,不僅能否真正量產給人懷疑,就連原先的聯名開發者──Kodak,也以Full-sized CMOS的DCS Pro 14n進入市場,Pentax也向SONY採購APS-sized CCD,SONY和Minolta也一直未有成熟產品推出,最後落的只有Olympus硬著頭皮玩下去,終有E-1的登場!
感光器設計分為Olympus與Panasonic所主推行的4/3 system,還有2010年SONY NEX及Samsung所使用APS-C,Ricoh更推行含有感光器與鏡頭合一的新系統GXR。 感光器與鏡頭成像質量: 當鏡頭焦距不變時,感光器面積增至4倍,水平視角增至2倍,垂直視角增至2倍,取景範圍增至4倍,相機更廣角; 當鏡頭焦距增至2倍,感光器面積增至4倍時,視角不變,清晰度增至4倍; 當感光器的感光力增至4倍時,光圈透光面積縮小至四分之一,光圈係數增至2倍,清晰度增至4倍。 以上分析中,未提及的變數設為相等。 感光器面積與感光能力的轉換 在單個像素麵機相等時,用一半照度實現相同感光質量,就是感光力提升一倍。對於索尼相機來說,CCD,CMOS,EXMOR CMOS,背照這4種感光器對應1-4倍感光力。 通常大面積低感用來做廣角,小面積高感用來做長焦。 感光器換算公式為:用低感面積減「像素間隙的面積差」,再除以高感倍數,就等於高感面積。

這大概就是micro 4/3系統的歷史,早在2003年就有Olympus推出E1,只是當時的設計不夠成熟,因此並沒有成功的走紅!而在2008年Panasonic搭配了m4/3系統,並且以無反光鏡的設計推出GF1,算是無反光鏡的先驅,亦為發揚m4/3系統的首部相機,成功的在相機市場殺出一條路。



Micro 4/3 system及EVIL的崛起

電子式取景可換鏡頭相機(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EVIL,亦有說法稱EVIL是一個戲謔的簡稱縮寫,現更為通行的叫法是 Mirrorless)是一個新興起的一類數位相機名詞,介於數位相機和數位單眼相機(數碼單反相機)。它們的特點是大型傳感器(大小相同的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沒有反光鏡,可互換鏡頭,並提供數位單眼相機,能拍攝高質量的照片,但體積一般則比數碼單反相機小。



DSLR & EVIL差別

EVIL相機結合了消費型相機和數碼單鏡反光相機的好處,以下為一些例子:

1. 相對消費型相機,它們提供更大的感光元件面積(部份擁有與APS-C單反相同的面積),故此可獲取較高的影像質素,同時可提升控制體驗。

2. 相對DSLR相機,它們的體積較小和堅固(因移動部件較少),以及理論上可提供較相宜的價錢(雖然部份EVIL相機比入門級甚至中級單反更貴)。

3. 當EVIL相機配置「餅鏡」,便攜性可媲美一些體積較大的消費型相機,惟配置較大鏡頭時便攜性便會大打折扣。

4. 數碼取鏡器可幫助攝影師在低光環境下對焦,亦容許攝影師放大影像以檢查焦距。

5. 由於移去五稜鏡,感光元件可近接近鏡頭。這容易以更低成本製作更輕巧高質素鏡頭(尤其廣角鏡)。移去單反式五稜鏡,成本大幅降低,畫質不變。

6. 由於使用對比對焦系統,拍攝靜態影像時有較高的對焦準確度。

7. 技術發展速度極快。部分機型支持攝像的光學變焦和高速對焦。部分機型已經使用了oled螢幕,OLED電子眼窗。

8. 技術發展速度極快。部分機型(如索尼NEX系列)已經可以通過鏡頭轉接環完美使用同品牌單反鏡頭,並且支持相位對焦。


內視鏡-EVIL的靈感

無反光鏡的設計其實是從醫學用具的演進應用到相機的!
1806年開始有醫師試著以燭光和反射鏡觀察膀胱的內部,愛迪生發明電燈泡以後也很快就應用到內視鏡上。第一支算得上內視鏡的作品,是菲利浦·波茲尼(Philip Bozzini)於1806年製成的 "Lichtleiter"(德文,意思是光線傳導裝置) ,用於探索人體的各個孔道和管腔,但當時維也納的醫學會並不允許這樣的探索研究;直到1853年,內視鏡才真正應用在人體。電燈問世使得內視鏡的光源大幅躍進,但起初燈泡較大,置於體外,不久之後小型燈泡實現了體內照明的理想,例如1908年 David 就使用新的體內光源成功進行子宮鏡檢查。
Jacobeus於1910年實施胸腔鏡及1912年實施腹腔鏡,享譽一時。到了1930年代,德國的 Heinz Kalk 用腹腔鏡鐱查肝臟及膽囊的病變。1937年,Hope 提出以腹腔鏡診斷出子宮外孕的報告。1944年,Raoul Palmer 讓患者躺成頭低腳高,傾斜約15度的 Trendelenburg 氏臥姿,讓腹腔臟器往頭部移動,再加上腹腔內灌入氣體,使得婦產科的腹腔鏡手術更加安全可靠。
1960年代,柱狀透鏡(rod lens)使內視鏡的影像品質大幅提升,Basil Hirschowitz 發明一種導光性優良的玻璃纖維,造出了可彎的診斷用內視鏡(flexible endoscope)。此項革新不但造就了第一支實用的醫療用內視鏡,也使各種內視鏡進化到纖維鏡(光源和影像均由光纖傳遞,鏡身可彎曲的內視鏡)的時代。
同時具備檢查和手術功能的內視鏡直到1970年代才出現,而且當時只用於年輕體健的患者。1980年代,用腹腔鏡手術進行輸卵管結紮及骨盆腔檢查已成為婦產科醫師必備的技能。
第一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於1984年完成,1987年第一例外接影像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也接著實現。
到了1990年代,腹腔鏡手術進一步推展到闌尾、脾臟、結腸、胃、腎臟、肝臟等器官。光電耦合元件(CCD)廣泛應用於內視鏡影像的傳送,從此醫師在使用內視鏡時,不必再辛苦地將眼睛湊在接目鏡上,而可以將影像傳到監視器上,讓其他醫療人員及患者都能看到體內的實況。

典型的部件包括:
光源(照明系統)用來把光線導入體內,照亮所要看的部位。早期是將小燈泡放在內視鏡前端,現代則將光源置於體外,經由光纖系統導入體內。
影像傳輸:硬式內視鏡利用一系列透鏡將影像傳送到接目鏡,軟式鏡則利用光纖傳出影像,或將光電耦合元件(CCD)置於內視鏡前端,再將數位化的影像信息傳出。
有一些內視鏡內附有管道,可以沖水或空氣使視野清晰,此外也可供手術或切片用的器械進出操作,這些管道稱為"工作管道"(working channel)。
"膠囊攝影機"是將微小的攝影機、光源和無線發射器和電池一起裝入膠囊,讓患者吞下後,能隨著腸道蠕動移行,一方面定時發出閃光,將腸道內的影像傳到掛在患者身旁的接收器。一兩天後,膠囊攝影機完成任務,會經大腸排出體外,醫師則將接收器收到的影像傳到電腦判讀、存檔。


Panasonic GF1

Panasonic DMC-GF1 重點特色
● 搭載 1210 萬畫素 Live MOS 感光元件,最高解析度可達 4000 x 3000

● 三吋 46 萬畫素液晶螢幕

● 內建 GN6 閃燈,可隱藏至機身內部

● 感光度範圍:ISO 100 - 3200

● 快門速度範圍:60 秒至 1/4000s 秒,支援 B 快門

● 連拍速度為每秒 3 張,可連拍無限張 JPEG 或 7 張 RAW 檔

● 720P 高畫質錄影,最高可達 60FPS(AVCHD)或 30 FPS(M.JPEG)

● 錄影時可控制光圈、快門,並可全時自動對焦(配合 14-140 HD 效果最佳)

● 支援原廠推出的電子觀景窗(選購,解析度為 20 萬畫素,可向上垂直轉動 90 度,售價約 200 美元)

● 儲存媒介: SD / SDHC卡

● HDMI 輸出功能

● 搭配 DMW-BLB13 鋰電池,每次充電可拍攝 350 至 380 張

● 體積 119.0 x 71.0 x 36.3 mm

● 將推出黑、紅、銀、白四種款式(視販售地點可能有所調整)

● 重量 約 285 克(僅機身),搭配 20mm F1.7 餅乾鏡約 448 公克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digital.idv.tw/digital/dc-test/Olympus/E-1/intro/index-e1-intro.htm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BB%E5%AD%90%E5%BC%8F%E5%8F%96%E6%99%AF%E5%8F%AF%E6%8F%9B%E9%8F%A1%E9%A0%AD%E7%9B%B8%E6%A9%9F#.E7.9B.B8.E9.97.9C.E7.99.BC.E5.B1.95.E9.81.8E.E7.A8.8B.E3.80.80

http://www.eprice.com.tw/dc/intro/524/panasonic-dmc-gf1-()

http://panasonic.net/avc/lumix/systemcamera/gms/gf1/design.htm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7%E8%A6%96%E9%8F%A1